JindoTable提供表或分区级别的热度统计、存储分层和表文件优化的功能。本文为您介绍JindoTable的使用方法。

前提条件

  • 本地安装了Java JDK 8。
  • 已创建EMR-3.30.0或后续版本的集群,详情请参见创建集群

使用JindoTable

常见命令如下:
注意 指定表时使用database.table的格式,指定分区时使用partitionCol1=1,partitionCol2=2,...的格式。

-accessStat

  • 语法

    jindo table -accessStat {-d} <days> {-n} <topNums>

  • 功能

    查询在指定时间范围内访问最多的表或分区的条数。

    <days>和<topNums>应为正整数。天数为1时,表示查询从本地时间当天0:00开始到现在的所有访问记录。

  • 示例:查询近七天访问最多的表和分区的20条访问记录。
    jindo table -accessStat -d 7 -n 20

-cache

  • 语法

    jindo table -cache {-t} <dbName.tableName> [-p] <partitionSpec> [-pin]

  • 功能

    表示缓存指定表或分区的数据至集群本地磁盘上。

    表或分区的路径需要位于OSS或JindoFS。指定表时使用database.table的格式;指定分区时使用partitionCol1=1,partitionCol2=2,...的格式;指定-pin时,在缓存空间不足时尽量不删除相关数据。

  • 示例:缓存2020-03-16日db1.t1表的数据至本地磁盘上。
    jindo table -cache -t db1.t1 -p date=2020-03-16

-uncache

  • 语法

    jindo table -uncache {-t} <dbName.tableName> [-p] <partitionSpec>

  • 功能

    表示删除集群本地磁盘上指定表或分区的缓存数据。

    对应的路径需要位于OSS或JindoFS。指定表时使用database.table的格式,指定分区时使用partitionCol1=1,partitionCol2=2,...的格式。

  • 示例:
    • 删除集群本地磁盘上表db1.t2的缓存数据。
      jindo table -uncache -t db1.t2
    • 删除集群本地磁盘上表db1.t1中指定分区的缓存数据。
      jindo table -uncache -t db1.t1 -p date=2020-03-16,category=1

-archive

  • 语法

    jindo table -archive {-a|i} {-t} <dbName.tableName> [-p] <partitionSpec>

  • 功能

    表示降低表或者分区的存储策略级别,默认为归档存储。

    加上-i使用低频存储。指定表时使用database.table的格式,指定分区时使用`partitionCol1=1,partitionCol2=2,...`的格式。

  • 示例:指定表db1.t1缓存至本地磁盘上。
    jindo table -archive -t db1.t1 -p date=2020-10-12

-unarchive

  • 语法

    jindo table -unarchive [-o|-i] {-t} <dbName.tableName> [-p] <partitionSpec>

  • 功能

    表示将归档数据转为标准存储。

    -o将归档数据转为解冻,-i将归档数据转为低频。

  • 示例
    • jindo table -unarchive -o -t db1.t1 -p date=2020-03-16,category=1
    • jindo table -unarchive -i -t db1.t2

-status

  • 语法

    jindo table -status {-t} <dbName.tableName> [-p] <partitionSpec>

  • 功能

    表示查看指定表或者分区的存储状态。

  • 示例:
    • 查看表db1.t2的状态。
      jindo table -status -t db1.t2
    • 查看表db1.t1在2020-03-16日的状态。
      jindo table -status -t db1.t1 -p date=2020-03-16

-optimize

  • 语法

    jindo table -optimize {-t} <dbName.tableName>

  • 功能

    优化表在存储层的数据组织。

  • 示例:优化表db1.t1在存储层的数据组织。
    jindo table -optimize -t db1.t1

-showTable

  • 语法

    jindo table -showTable {-t} <dbName.tableName>

  • 功能

    如果是分区表,则展示所有分区;如果是非分区表,则返回表的存储情况。

  • 示例:展示db1.t1分区表的所有分区。
    jindo table -showTable -t db1.t1

-showPartition

  • 语法

    jindo table -showPartition {-t} <dbName.tableName> [-p] <partitionSpec>

  • 功能

    表示返回分区的存储情况。

  • 示例:返回分区表db1.t1在2020-10-12日的存储情况。
    jindo table -showPartition -t db1.t1 -p date=2020-10-12

-listTables

  • 语法

    jindo table -listTables [-db] <dbName>

  • 功能

    展示指定数据库中的所有表。不指定[-db]时默认展示default库中的表。

  • 示例:
    • 展示default库中的表。
      jindo table -listTables
    • 列出数据库db1中的表。
      jindo table -listTables -db db1

-dumpmc

  • 语法
    jindo table -dumpmc {-i} <accessId> {-k} <accessKey> {-m} <numMaps> {-t} <tunnelUrl> {-project} <projectName> {-table} <tablename> {-p} <partitionSpec> {-f} <csv|tfrecord> {-o} <outputPath>
    参数 描述 是否必选
    -i 阿里云的AccessKey ID。
    -k 阿里云的AccessKey Secret。
    -m map任务数。
    -t MaxCompute的VPC网络Tunnel Endpoint。
    -project Maxcompute的项目空间名。
    -table Maxcompute的表名。
    -p 分区信息 。例如pt=xxx,多个分区时用英文逗号(,)分开pt=xxx,dt=xxx
    -f 文件格式。包括:
    • tfrecord
    • csv
    -o 目的路径。
  • 功能

    表示Dumpmc Maxcompute表至EMR集群或OSS存储。支持CSV格式和TFRECORD格式。

  • 示例:
    • Dumpmc Maxcompute表(TFRECORD格式)至EMR集群。
      jindo table -dumpmc -m 10 -project mctest_project -table t1 -t http://dt.xxx.maxcompute.aliyun-inc.com -k xxxxxxxxx -i XXXXXX -o /tmp/outputtf1 -f tfrecord
    • Dumpmc Maxcompute表(CSV格式)至OSS存储。
      jindo table -dumpmc -m 10 -project mctest_project -table t1 -t http://dt.xxx.maxcompute.aliyun-inc.com -k xxxxxxxxx -i XXXXXX -o oss://bucket1/tmp/outputcsv -f csv

-leastUseStat

  • 语法

    jindo table -leastUseStat -n <num> [-i/-ignoreNever]

  • 功能

    展示最久未被访问的表或分区。

    num是显示的条目数量,应为正整数。-i/-ignoreNever为可选参数,如果设置该参数,则会过滤掉从未被访问过的表或分区。

  • 示例:查询最久未被访问的表或分区的20条记录。
    jindo table -leastUseStat -n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