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產品
Search
文件中心

Well-Architected Framework:構建營運模型

更新時間:Apr 29, 2024

營運模型是指組織和業務團隊使用雲端運算平台支援業務的過程中,根據業務需求、企業架構、組織文化、現有的技術水平和工具等構建的模型。每個企業的營運模型都是獨特的,本文將介紹四種常見的營運模型以供參考。

構建營運模型的目的是為了實現更高效、更靈活的雲端式計算平台的管理和營運。具體來說,構建營運模型的目的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實現快速部署和擴容:通過雲端運算平台構建標準的發布工程,實現快速部署和擴容,提高服務的響應速度和靈活性。

2. 提升決策的有效性:通過構建可觀測系統,從而以高度統籌與整合的方式將業務數字化操作所產生的可觀測資料進行反饋並創造決策迴圈,提高組織決策有效性。

3. 最佳化資源配置和利用效率:通過對雲端運算平台中各種資源(如計算、儲存、網路等)的即時監控,配合一些最佳化措施,能夠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降低雲端服務的成本。

4. 提高業務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雲端式平台提供的監測和專業技術能力,可以協助企業提升故障響應速度,縮短故障診斷時間,提高業務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營運模型定義

分散式營運模型

應用,是一個可獨立交付的對外提供服務的單元,是開發、部署、發布、營運的最小邏輯單元。在研發態,通常對應一個到多個功能模組,關聯一個或多個程式碼程式庫;在運行態,通常對應一個或多個服務。

這裡的開發指的是開發與測試應用程式和基礎設施;營運指的是部署、更新和持續支援應用程式和基礎設施。

在分散式營運模型中,不同人員是由不同的目標驅動的:

  • 開發是由功能性需求(通常與業務需求直接相關)驅動的。

  • 測試是由 BUG 性需求(尋找功能缺陷)驅動的

  • 營運是由穩定性(非功能性)需求(例如可獲得性、可靠性、效能等)驅動的。

在分散式營運模型中,每個象限中的活動由單獨的團隊執行。每個團隊分工明確,能夠更快地響應客戶需求,更好的做出決策和採取行動;當每個團隊被賦予更多的自主權和責任時,員工可以在其責任範圍內更好的進行創新與決策。但是在分散式營運模型中,跨團隊之間的溝通與協調的複雜性會降低整個組織效率。如果團隊被狹窄地專業化、物理隔離或邏輯隔離,可能還會阻礙各個團隊之間的溝通和協作。

分散式+管理服務營運模型

在分散式營運模型組織中,如果組織需要更加專業的團隊來支援雲端運算平台服務的營運,或者希望將日常基礎架構營運相關的部分工作外包給專業服務提供者,可以考慮選擇阿里雲的管理服務。阿里雲的管理服務能夠提供專業的雲環境支援和安全合規要求,並支援安全和法規目標。

分散式+ISV營運模型

在分散式營運模型組織中,如果組織需要進行特定領域或特定行業的軟體開發,可以自己考慮選擇ISV來提供這樣的服務。ISV通常能夠與公司的其他產品形成互補,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從而協助公司更好地滿足其客戶需求。阿里雲生態夥伴,可以為組織提供應用程式開發、測試、部署和管理服務,以協助組織實現更輕鬆地開發和部署其應用程式。

集中式營運模型

基礎架構工程師團隊提供一個標準化平台(例如基礎設定自動化、組態管理、應用發布)服務給應用程式團隊,這些服務可以輔助應用程式團隊更高效地開發和營運其應用程式,並提供高品質的服務,以滿足客戶需求。

應用工程師團隊通過標準化平台,負責應用的自動化開發、測試、營運,使得開發、測試、發布軟體能夠更加地快捷、頻繁和可靠,從而縮短應用開發週期,提供高品質的持續傳遞。

在集中式營運模型中,集中化的團隊通過專業知識和標準化可以為組織帶來更高的穩定性、更好的營運效能和更少的成本。基礎架構工程師團隊通過對生產環境的統一管理,減少了其他團隊提升許可權的需求,這有助於限制特權使用者數量來減少違規行為。但是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雲平台的營運可能會成為組織未來主要的營運平台,為IDC建立的現有平台和團隊可能不適應雲平台的營運。此外,基礎架構工程師團隊之外的團隊訪問環境的許可權是有限的,這不利於實驗和創新。

集中式+管理服務營運模型

在集中式營運模型組織中,如果組織沒有現有的技能或團隊來支援雲平台營運,或者希望擁有能夠區別於其他組織的獨特能力,但又想將日常基礎架構營運相關的部分工作外包給專業服務提供者,可以考慮選擇阿里雲的管理服務。阿里雲的管理服務能夠提供專業的雲環境支援和安全合規要求,並支援組織的安全和法規目標。

集中式+ISV營運模型

在集中式營運模型組織中,如果組織需要進行特定領域或特定行業的軟體開發,可以自己構建應用工程師團隊或者考慮選擇ISV來提供這樣的服務。ISV通常能夠與公司的其他產品形成互補,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從而協助公司更好地滿足其客戶需求。阿里雲的生態夥伴能夠為組織提供應用程式開發、測試、部署和管理服務,以協助更輕鬆地開發和部署其應用程式。

雲卓越中心CCoE營運模型

雲卓越中心CCoE是驅動雲轉型的最佳實務。企業通常至少有一個雲管理團隊,或由相關負責人組建一個雲卓越中心(Cloud Center of Excellence,簡稱CCoE)負責規劃和對接上雲的整體方案,包括在組織層面確認上雲的整體計劃、步驟,以及收集組織的具體需求。

image.png

雲卓越中心營運模型組織通常包括:

  • 企業管理層:企業管理層需要明確雲在公司的戰略地位以及各個團隊應該如何使用雲。

  • 雲卓越中心:該團隊可以是虛擬組織,設計雲端服務的供給模式和管理體系,並提供相應的技術準備。其中的成員包括:

    • 架構師和專業技術人員,負責上雲架構設計和業務上雲遷移工作;

    • 安全、合規等領域專家,負責設計企業IT治理方案、預估風險和制定治理規則;

    • 財務專家,負責制定財務的管理流程和成本分攤規則。

  • 雲管理團隊:在企業業務全面上雲之後,持續最佳化雲上架構,為新業務提供雲上環境。建立企業雲上營運體系,搭建營運平台,以及通過自動化營運的方式,對雲上環境進行持續治理和管理。根據新業務需求,分配所需雲資源和要求的權限,並對資源進行初始化配置後交付。應用團隊只需用雲,無需關注基礎設施搭建。

雲卓越中心CCoE營運+管理服務營運模型

在構建雲卓越中心的過程中,組織可以基於自身的優勢和特點,將雲平台營運相關的部分工作外包給專業服務提供者,阿里雲的管理服務能夠提供專業的雲環境支援和安全合規要求,並支援組織實現自身的安全和法規目標。

雲卓越中心CCoE營運+ISV營運模型

在構建雲卓越中心的過程中,組織可以基於自身的優勢和特點,如果組織需要進行特定領域或特定行業的軟體開發,可以考慮選擇ISV來提供這樣的服務。ISV通常能夠與公司的其他產品形成互補,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從而協助公司更好地滿足其客戶需求。阿里雲生態夥伴,可以為組織提供應用程式開發、測試、部署和管理服務,以協助組織實現更輕鬆地開發和部署其應用程式。

不同營運模型的選擇

隨著組織從本地環境遷移到雲,需要基於組織的戰略規劃和組織文化確定使用哪種營運模型,分散式、集中式、CCoE模型都有其適用的情境:

  1. 分散式:更適合由持續創新、複雜程度很高的應用構成的IT環境,在這種環境中往往需要對應用不同的營運需求進行重點關注;有些組織是Team Dev同時負責應用相關的IT環境的營運。

  2. 集中式:更適合由穩定點的應用構成的強管控IT環境,在這種環境中應用較為穩定,無需重點關注各個應用的營運需求,組織的重點是對IT環境進行管理。

  3. CCoE模式:如果組織計劃實現大規模的雲遷移工作或希望使用雲來推動與市場優勢相關的創新,可以考慮CCoE模型。在這種模型中,通過建立企業雲上營運體系,搭建營運平台,以及通過自動化營運的方式,業務Team Dev在遵守一系列準則和既定的可重複控制措施的同時做出自己的決策,保持業務Team Dev的敏捷和靈活性。

不論組織現在採用了哪種營運模型,都是適應了現階段的業務需求和戰略發展規劃。如果組織基於未來的戰略規劃重新定義營運模型並決定對現在的營運模型進行轉變,那麼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可能會存在兩種模型共存的現象。任何變化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組織需要持續的進行計劃、實驗、改進,反覆迭代不斷最佳化進而達到既定目標。